經濟是一門從金融交易開始的數字訊息整理技術,能教導我們看懂數字的意義、可信度、互動關係,延伸出金融、銀行、風險等學門,更是政府法規的重要依據,所以當一個人與經濟不熟的時候,只能用已知的粗淺知識、情緒反應面對政府、社會,依循媒體教育的口號“經濟不景氣”被奴役,反之可能從有意義的投資項目收益,創造自己生活的美好基礎。

大環境說完了,讓我們看清楚交易問題,最原始的社會交易未必是即時完成的,以物易物未必是當下說“這不是肯德基”然後“使命必達”,而是在有餘的能力上彼此扶持,維繫部落、社會的人口、氣氛穩定,直到貨幣的誕生,創造了“數”的概念,感覺讓我們簡單的衡量、安心的付出,卻忽略維繫生命的元素不只是貨幣,所以軍事武力、行政調度、風險管理成為政府存在的核心價值,卻還沒有強迫說事事只能銀貨兩訖,多少記帳、月結等帳務邏輯延續互助、信任的團體精神。

現代不只是貨幣制度從金本位,轉移回到信用本位,事實上也有很多方式延續這一份信任邏輯,就是銀行的信用貸款,或者是政府承襲人民期望的未來投資,提供的創業、融資貸款,更不用說人際關係彼此扶持的小額借貸,跟熟悉商店的賒帳、意外缺一點的結帳方式,這裡要提出的第一點是:社會需要你的存在,面對國際競爭、經濟穩定、產業調動等等,一定有一些是光活著就能擁有的保障,當然作為一種風險可能有相應的管制與手續,外加行政成本,不可能像變魔術一樣跳出錢來。

說到貸款的風險,不同的項目本來就會有不同的使用對象、達成目標,其中我最驚訝的是學業費用貸款,假如貸款是當老闆必備的技能,那許多學生都已經成為一種程度的老闆,但是如何創造更多的收益、建造自身產品等等商業概念卻是有點弱的,起碼在考試作弊、上課翹課或睡覺等行為,不太適合發生在有學貸的人身上,另外造成這樣問題的成因是:普遍認為上大學才能有好工作,但是經濟起飛的時候大學生並不多,是因為願意工作、請人的老闆很多,當老師在課堂說自己不會賺錢才來當老師,那到底應該跟他們學什麼?

每個科目都是被社會千錘百鍊的結果,有各自的使用層面、效果,最直接的方向就是成為專業公司的入門基礎,但是只要抽象思考、開放心態,會發現概念這種東西是有互通性的,可能可以用在其他生活問題裡面,像是電影特效彩妝可以從超級市場取得有效材料,或是數學概念成為行銷口號“互聯網+”、“加法設計”、“減法設計”等等,最重要的知道有人為了那些問題付出努力,獲得現在被你學習的價值,以及產生之後使用時對社會創造的價值。

經濟學有一個重要的基礎“我們都是期待收穫的(貪心的)”,事實上貪心的不只是錢,還有對家人的親情、自我認同的堅固基礎、避免分心的便利、享受運動或學習的生理反應、看到對方反應喜悅的表情等等,最終讓自己覺得快樂的所有元素、基礎,都是價值的所在,也是我們許多人可以提供的服務、扶持,哪怕只是一點點的付出,都有價值在雙方之間產生,這是很單純的反應系統,有時候如果考慮到貨幣數目等細節,那反而會模糊價值的存在與最終的結果。

不是說所有幫忙、服務都應該義務、免費,而是每一件事情、服務若需要延續存在,就不可能無止盡的拿取、搜刮,在物質守恆定律之下這代表的是毀滅,但是也不能其他對方給你超過常理的回報,哪怕那項服務具有翻天覆地的價值,每一次的收穫、付出都有一個習慣的系統量,超過了話會需要其他的知識、心態、眼界去支撐,不然就是一陣錯亂、跌倒受傷,在這過與不及中間的空間其實很大,大到超過你的想像,在我身上因為打一通意外的動物保護事件,獲得一百元的回報/補償?,或者跟別人吃飯自己請一頓,下次對方請回來,又或者心懷感激的接受長輩的招待,同時聽對方的遭遇、遠見,不用說親友送的餐點、物資,知道自己有能力時該做的事情。

知道經濟知識可以讓我們活的更輕鬆,尤其知道邊際效用遞減現象,讓一些癡迷的人稍微清醒,不然癡迷的成本、代價會隨著次數不斷成長,因為價值感隨著次數逐漸遞減,像是伴侶死纏爛打,不如一種心有靈犀的甜蜜,或是愛一個明星就24小時看著他的影像、歌曲,反之很多事情的第一次會有很明顯的效果,是因為生活結構本來就需要均衡,我們卻因為習慣、知識有限不斷的重複,造成某些資源、傷害的存在,受到符合理想的調整、治癒。

另外一個被隱藏卻重要的衡量單位:時間,在前面有說到讓客戶減少分心、時間消耗的價值,反過頭來說就是自己可以為對方減少多少時間損失,依據替換、機會成本等概念可以推測到對方的收益量,進而要求適量的回報,我們活在技術堆積出來的現代社會,那邊怕是中古世紀,光物流就是很重要的價值生產方式,更不用說處理時間的計畫技術、避免分心的情緒與關係管理技術等等,這是超越世代的萬能秘技,也是可能重現的社會現象。

了解這些就能理解女生為什麼讓人感覺貴重,尤其是花很多時間在準備自己的人,在視覺為主的社會裡面,庸碌、忙碌成為主流氛圍,反之稀有的努力、堅持、睿智,就成為高貴的價值表現,當一個人要與之相伴、結交、交往的時候,會期待對方跟自己等量的價值感,所以隨著自己的教養、標準去符合那個價值量,問題是這個自我認知未必符合對方的想像、文化、習慣、社群共識,有超多電視劇劇情不斷地玩這一招,就是大家都缺乏溝通技巧的概念,覺得自己這麼大了就是已經準備萬全了、不會有錯了,最後一連串的缺乏溝通,造成關係出現重大問題,畢竟要斬斷關係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老死不相往來,跟冷戰相近,但是這是一場跟其他一樣無意義的爭執,希望我們有機會跨越這個問題。

另外一大迷思“工業以外的產業沒有生產產品”,這件事造成:藝術、文學等不能當飯吃主要來源,事實上這要看社會型態,如果在需求面脫離隨時餓死的階段,就會進入在意下一餐的安全需求社會,找到自己的生活步調或者有一位大廚在身後,就會進入單純分享的社交社會,如果朋友夠多又關係穩定,就會開始尋找在關係裡面自己的角色、成就、說嘴的事情,進入成就需求的社會型態,在這裡比較容易容納與重視藝術、文學等精神生活的建構。

另外在藝術與工業中間的日常照顧、飲食烹飪、教育建構等等,都是創造社會穩定、進步的重要基礎,更不用說我們不能直接吃髒的要死的錢幣,最終都是需要實際的服務,跌倒時不能用錢包裡的鈔票扶持自己起身,最終需要別人的攙扶,再看社會、市場價格給予回報,簡單說各行各業都是很重要的社會環節。

說到這裡我不是說應該仇富,而是能讓生活美好的“富裕”,從來就不是只有錢可以堆積的,有錢人之所以有錢,是因為在生活的過程中承擔責任、精明社交、調度資源、掌握關鍵知識等等因素,讓別人可能需要幾天、幾個人的事情,在自己身上快速完成,大到全球商品與服務,小到保護扶持知音親友,讓自己可以調度的資源不斷增加,達成一個又一個的承諾與目標,最終體會自我實踐的全心全力與舉重若輕,然後笑著面對每一個時間。

反之一個人身上擁有太多資源要調度,可能會超過人腦袋可以管理的極限,所以需要聘用人來協助,另一方面如果受僱者無法知道受補助者的確實需求,可能造成隔靴搔癢或是肉包打狗的問題,古人說“不患貧患不均”這是只看到貨幣、權力的狀況,沒有看到貨幣要調度的資源行政、義務執行,簡單說幾個人命、命脈、呼吸等等的,都在數學資料後面,所以會有人抱怨政府、大財團等等,到底怎麼提供適當的資源回應、解決去當下或未來的需要,這是一個身上收入、資源超過基本工資的人一定要想的問題。

也可以是每個有呼吸的人決定的練習,因為呼吸之後就是五官的觀察、感受,之後就是傳話產生意見的紀錄,或是執行上的人力資源等等,參與大專案行動才能擁有專案相應的風險保障,社會走到這一天,團體不能扶助弱勢、創造團結凝聚,就會逐漸的瓦解,就像計畫如果都只能完美執行,那遇到第一次挫折之後該計畫就沒有意義了,可是是這樣嗎?拿著工具下海沒抓到魚,工具還在、技術還在、還有明天,只是遇到一份損失,像是餓肚子,但是真的要吃兩頓的量才能回復嗎?還是會撐死?說明獲利為必要等量提升才能彌補損失,另外多的收益可以讓下次損失產生的風險下降,就是不是風險壓力超大的月光族的概念,而是有存款/預備金可以彌補,或是忽略懲罰的風險。

反之再有預備金的專案,容易讓法規的行政制度給予彌補,作為底下員工的意外損失,小到節慶採買的報帳、大到政府介入勞資糾紛、工商意外補償,越有錢就越有能力調度資金,讓中性的資金交換補償性的資源,但是到底誰可以參與這種計畫、專案呢?能力與技術就成為主角,有錢只是像蝙蝠俠一樣,總是有些做不到的是需要其他人的輔助,這時候了解自己的能耐、提供的技術/價值就成為重點,某種角度是銷售自己,事實是認真負責的了解供需雙方的互助價值,這不是簡單的工作,也就是富裕的人為什麼存在的原因。

最後我自己都態度是,因為社會報導讓我擁有仇富的標籤,讓我缺乏思考富裕的所有可能,現在如果自己有錢要做想做的事,或者說想做的事情需要資金的時候怎麼辦?尤其堆積了對生命的盼望、認可,那件事情成為我的價值核心,願意為之傾家蕩產,如果自己的家不夠資源根本不可能完成,讓傾家蕩產成為笑話的時候自己該怎麼辦?記得資源不只是銀行貸款,還有長輩、同路人、同伴、親友的支持或建議,這樣才能體會什麼是經濟的力量,還有生活的可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帽客聖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