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defined

在看過大系統循環後,都說系統結構不是一個人可以解決的,但是當一個人的意見可以被許多人承接、執行,依循去調配資源後可能會有很明顯的干預效應,不管是加速、減速、剎車、轉彎都有可能。

 
看到人類對經濟有處理能力後,像是第一次下廚的人要殺一隻魚,從頭看到尾在看回頭,感覺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?在這種時候就是要擴張自己判斷資源、資訊的時候,像是我最快的方式是?魚離我最近的方式是?我要吃的部位是?有沒有誰處理過這種魚?隨便哪一個衍生問題可能都能突破現在的困境。
 
面對經濟的系統結構性沒有問題後,我們真的看懂經濟系統了嗎?隨便找幾個經濟名詞去搜尋意思、效用、來源等等,然後除了政府景氣燈以外都是數字顯現,在整天看報紙、聽廣播、看電視名嘴或新聞的民眾,真的對數字沒啥感覺、理解,尤其是百分比的出現,好像最後有一個%就可以放在一起比較,那犯罪率、利率、經濟成長率、人口比、薪資所得比等等,每個數字後面的來源都是這整個國家的面向,但是沒有多少人可以看清楚之間的關係,尤其之前沒有考慮大數據的可能。
 
最討厭的就是成長與衰退,成長1%可以被衰退1%彌平嗎?事實是不行的,因為原點經過一段時間呈現原點的1.01倍,在衰退就是之後在乘以0.99,變成是原點的0.9999,這還是用1%作展示的基礎上,千萬不要忽略時間與疊進的現象,不管是經濟還是政治、學習等眾多領域,這會創造許多可能!
 
再來說一點統計學的常識,我們都知道平均的算法,將所有筆資料加總在除以筆數,但是這代表資料在量級順序上的中間數字嗎?又不是算三角形,都說是M型社會、L型社會了,哪個數據會乖乖牌成三角形給你算阿?所以統計學提出中位數觀念,這就是這數據資料中一半量分界的數字,高過跟低過的比數都差不多,就算這樣說拿他跟自己老闆說要加薪還是滿蝦的事,更不用說老闆或許還不懂中位數的存在,就算知道也未必可以找到更多的收入來給員工加薪。
 
在薪資方面怎麼爭取呢?在公司內部創造高價值專案、交易,或是服務團隊創造更高的效率、效益,或是幫助許多人創造穩定運作的狀況,讓公司快速進入營收狀態,面對公司外部找尋更有眼光的老闆,關鍵是不要期待傳統人力銀行,更多得去認識人、參與比賽或演講論壇,或是花錢補習學習更有產值的技術謀生,雖然投入時間成效不一,起碼比兩點一線然後在公司當濫好人容易加薪。
 
收入只能靠薪資嗎?或是單一來源嗎?當公司把多數營收都給了股東,為了吸引更多資金給自己調度佈局,股票市場真的距離每個月可以省一千元人非常遠嗎?還是因為收入太少到被無視,讓聚沙成塔的勇者成為特例,或者讓他們世襲自己的努力?壓迫更多純勞工的生活、薪資?
 
金錢的聚集十分明顯,卻不是唯一可以影響經濟的方向,還有時間給每一個人24小時,只要聚集起來兩三個人一天可能可以產出超過72小時的收益,更不用說在固定系統中決定是否照系統需求投入時間,在相同工作的人彼此串連,讓愛數字管理的高層看到損失可能,少了這些人讓系統暫停收益、生產,他們的存在只剩下手上的資金,直接意識到可能坐吃山空,才有機會坐下來跟你們談條件,只是建議多使用數字的語言對話,讓長期使用數據管理缺乏人性的長官容易理解。
 
最後誠信是經濟的潤滑油,可以讓輪軸旋轉的摩擦力降到最低,反之欺瞞、背信或許可以吃到很高的金額,但是對一個對象長時間可以用幾次?需要多少力氣去找下一個對象?在社會不允許的情況下多久會被爆發、懲罰?或許法定懲罰力度不足,但這樣真的對社會有幫助嗎?你走到最後一天預到的情景是什麼?只剩下錢?戰戰兢兢?往下會走到倫理學、哲學領域,覺得交給後面的政治學去解釋瞜。
 
arrow
arrow

    帽客聖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