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人是動物:所以運動會讓身心機制更順暢,所有難關都發生在自己停下來的時候,否則那只是一些待解決、待釐清的事情。

生命是脆弱的:隨著科技的發展,在遠古從樹木、石頭到毒蛇猛獸,在近代已經工業生產的所有工業產品、日用品到武術手法,都可以奪去一個人的生命,讓對方再也發不出聲音、不用在呼吸、沒有一個脈搏心跳,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,有很多道德規範、生活教育需要被保證、保護在擁有生命的人群中間。

語言有動態與靜態的差異,靜態的語言像是一條沒有盡頭的直線,從促發有效的改變到超過社會的現實,而動態的語言又容易不負責任、模糊不清,卻欠揍、抽象的可以符合現況需要,以上需要分別使用條件,避免最無言的結果發生。

人學習是有速度的,所以群體需要資訊分享時會有速度的狀況,方法有兩種:廣播與交談,或許廣播的速度最快,隨著人數的增加成本更高,而交談幾乎都是一對一,初期超級緩慢也不被信賴,但是速度隨著人數增加反而呈現指數成長,現在也只能在網路、電視、廣播、紙張、壁報做局部的廣告,千篇一律的訊息未必會促使交談的發生。

速度必須考慮時間,但是人的一天就是24小時,隨著時間推移還有上下班等切換身份、訊息來源等狀況,就算當下的任務資訊只有十秒就可以接受,但是整個專案任務的完成需要多少個任務資訊、動作項目、執行時間?更不用說可能需要幾個星期才能調整的價值觀與生活型態。

進一步討論組織動態,在兩三個朋友間可能有正向、負向文化,正向就是誰跌倒、失落、需要幫助,就直接或間接的幫助他,負向就是消費對方的資產、名聲,在短時間內創造最大的價值,關於娛樂或經濟需求的滿足,關鍵是信念的遞迴、迴響,從身體力行教育對方自己的信念,造成對方用這種信念回饋自己,像是俗語“近朱者赤、近墨者黑”。

由以上條件放在政府、企業身上,是由人組成的,在法律上有法人的觀念之後,就被媒體挪用成為人的概念,然後延續當代教育的標準去要求運作成效,非常的不符合現實狀況,或許組織可以快速做完一個人的任務,那是因為有超過一個人會投入任務,卻不代表所有事情都可以一個人操作某些設定的速度完成,尤其是需要開支成千上萬的專案。

所以基於時間的考量,最佳的創意發想會議不一定要很多人或很少人,覺得是三到十個人的範圍,避免意見的獨佔鰲頭打壓異己,又不會被各方意見的呈述給消耗太多時間,當然最後的關鍵是充分收納不同背景的成員,才能獲得跨越單一產業、專業的創意專案。

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情:基模理論說明人腦組織概念的能力,概念越抽象越可以涵蓋更多狀況,卻不能保證直接解決問題,反之越現實、細節越可以對問題的解決、成因造成改變,所以當找不到方法的時候應該退一步,就是回到抽象、過去的概念再重新推論、分析,可以看見更多的方法、成笑、成本,進而在取捨之後死心的實踐,創造不再相同的環境狀況。

你如何分辨你所感知的事情?我們因為長年訓練極度依賴視力,覺得失明就會世界末(芥末)日,但是許多先天失明的人一樣擁有在社會存活的能力,所以誰錯看世界了?我們不只是依靠視力觀察世界,還有聽力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、口感、時間感等等在現代教育忽略的生理機能,不代表這些能力不存在人的身體裡面,不代表這些感知不會對大腦產生影響,當代最在乎這些感知的團體是戲劇與商業品牌,他們發現每種感知都有對人產生影響,那些影響的追求會讓人花費、付出更多金錢,那為了我們自己血緣、地緣團體的經濟能量、生活追求,是否應該更多的接受與提倡相關訓練?

意見會因為回憶而堅強:山谷有回音、經濟有鐘形曲線、數學有指數成長,需多事情因為堆疊、累積而擁有勢力、聲望,我們會因為事物出現超過21次而永遠記憶,甚至因為出現一次被感知到就記憶在潛意識,然後隨著提示、觸發相關事情而回憶起來,造成再次的記憶,簡單說就是每一點屁話,都會讓你有能力說更多屁話,在追求獨特、缺乏平衡訓練的狀況下不斷突破底線,反之觀察興趣活動,會找到相關團體、同道中人,在互動中逐漸成長,畢竟自己說給別人聽,是一次組織與感知的過程,在聽別人的回饋,又是一次感知與組織的過程,最有趣的是說給別人聽不可能同時聽別人說,造成這兩者之間的時間差、意外性產生特殊的效用,可能在谷底聽到自己曾經鼓勵自己的話,可能在高峰聽到自己做過的蠢事,當人也有落井下石與錦上添花的可能。

關於改變一個人,首先要確信對方可以改變,再來理解對方那些待改變行為的原因,還有對等溝通的平台與方式,取得信任與舒服的互動關係,起碼要說狠話會被在意,通常他們不是專業的失敗者,就是過時的專業領袖,在長時間的自我標榜後會是很凝固的標籤,可能標籤一被碰觸就會驚慌失措,進而忽視、逃避或反擊取得領導地位無可動搖,但是生活卻依舊不甚美好,逐漸感到孤單與無助,從朋友的身份凸顯這一塊的問題讓對方舉手投降,在建議專業的教練、心理師引導改變,相關知識有:認知心理、輔導理論、神經語言學。

每個概念都會是一種信仰,信仰的改變在於信徒的勢力吸引:信念的堅定在於還怕改變後的自己會遇到什麼事情,這點害怕讓害怕成為信仰的主體,並且在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、文章中間獲得養分,問題是台灣的教育沒有證明其實不會怎樣,也沒有分享哲學時代眾多知識建立的過程,造成改變在生活與生涯都是一種大魔王的形象,哪怕勇者經過巨大的改變才有能力打贏大魔王,其中的痛苦不只是心理反應,有些項目甚至包括身理痛苦,這些其實會隨著目的、注意力、自我評價而改變,前面說過了增加恐懼與難受,或者是欣喜自己的作為、成長、進步,最終達到目標、在設定目標、享受過程。

經濟的存在是為了讓群體的生活更美好: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時常微笑,建立在我成為時常微笑的模範,擁有對社會產生價值的工作,最終獲得令人幸福的穩健生活,但是在統計、經濟學者眼中這需要“經濟成長”這個社會現象,但是大家都感受到經濟成長不等於生活改善,因為企業獲利與股東分紅收割了大多數的經濟紅利,卻無法證明隔壁鄰居、親友借調味料、串門子、分享菜餚不能提供生活中的幸福與微笑,經濟成長只是經濟動態的一個環節,在多方產業互動的一個平均推論,當產業出現轉換、互補、延伸時會出現不同的反應,卻不是我們在電視上可以看清楚的狀況,也不是說無法直接影響就不重要,而是面對三分鐘、三小時、三天、三週、三個月、三年等才產生效果的資訊需要不同的態度去面對,多數時候我們只要面對當下的人就夠了,幫助他、鼓勵他、陪伴他、引導他就可以讓一個人擁有笑容、幸福,我想不到在這基礎上讓社會崩壞的可能。

人都需要被需要:這件事情建立在文明社會,當世界有文字、圖像傳達生活的細節、避免生命的危險,這個概念就隨著“認為自己知道的事情很重要”而在我們生活中,人活著從食物的穩定獲取發現多方搜尋比孤注一擲穩定多了,不只是同時間多方面的合作,也用紀錄跨越時間限制幫助其他人避免危險、創造獲益,不只是我們需要“別人需要我們”,更是知道別人需要我們需要他的經驗、人格、態度、智慧。

唯物的角度,從造物技術的優化中發現自己所創造的東西有自己的知識侷限,而隨著侷限範圍的不同擴張了創造物的服務範圍,不只是生產、品管、銷售、行銷、倉儲等都會優化,社會作為以人為細胞單位的生物,必然要用血管調派養分供給個器官產業、組織、概念,在疆域競爭、獨立競合中讓自己的生命穩健,如同細胞追求生命而進食、和過、組織一樣,彼此幫助避免風險與治癒傷害。

哲學是知識訓練的始祖,最欠揍的三大問題:我從哪裡來、我是什麼、我要去哪裡?檢驗人生價值的一致性,創造言行統一、大腦單純的處事原則,讓座右銘、名言產生何等的價值。

被時間考驗的未必具有價值,但是我們經歷過的前人可能有經歷過,到現在還在經歷的除了學科就是:人際互動、情緒反應、婚喪喜慶,有的提供了幫助,有的成為了限制,如果沒有哲學、批判的思考訓練,那只會望造一堆思想奴隸、狂信徒、玻璃心。

在自我意識的戰爭中,創造換環境優勢不只是看書、聽演講,還有離開讓自己習慣做不是目標的地方,然後實踐之餘用鼓勵、獎勵與感恩加強該行動大腦中的勢力,不要讓反射性行為控制自己,使用跳脫、轉移注意、走開、深呼吸、看遠方等分心行為瓦解反射行為的正當性,不是每個概念都要改變,但也不是每個概念、行動都無法改變,只是沒有人研究這個過程需要多少成本,畢竟隨著個人的生活背景會有不同的轉換代價,所以設定計畫的時間限制,遠比沒有時間限制的計畫有效率多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帽客聖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